1.“希望”用古文怎么说?
1.希冀。
意思:希望,希望得到。非分的愿望。
出处:
1)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臧洪传》:“诸袁事汉,四世五公,可谓受恩。今王室衰弱,无扶翼之意,欲因际会,希冀非望,多杀忠良以立奸威。”
译文:袁氏几代在汉室做官,四朝之中,有五人位列三公,可以说受恩非浅。现今王室衰弱,你不扶助王室,反而乘机生出非分之想,杀死众多的忠良以树自己的淫威。
2)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”今臣亡国贱俘,至微至陋,过蒙拔擢,宠命优渥,岂敢盘桓,有所希冀!“
译文: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,十分卑微浅陋,受到过分提拔,恩宠优厚,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?
2.期许。
意思:期望,称许,期盼,也指对某人有期盼、有期待。
出处:清·徐乾学《纳兰君墓志铭》:“坐客或期许过当,弗应也。”
译文:座上有客人过度地称赞嘉许,(他却)不接受。
3.夙愿。
意思:又作宿愿,一向怀有的愿望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六一居士传》:“虽然,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,一日天子恻然哀之,赐其骸骨,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,庶几偿其夙愿焉。此吾之所以志也。”
译文:虽然如此,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,(如果)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,赐还我这把老骨头,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,差不多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。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。
4.企盼。
意思:本意是踮起脚后跟,引申为仰望、盼望的意思。盼,盼望。踮起脚后跟盼望,自然是殷切地希望。
出处:现代·白蕉《袁世凯与中华民国》:“ 唐使南来,国民咸以平和有望……企盼尤殷。”
译文:唐国的使臣从南方来,国民都以为和平有望了……非常殷切地期望。
5.祈求。
意思:恳切地希望得到。通常表示人们内心迫切地希望某事的达成,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。
出处:东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:“南斗注生,北斗注死。凡人受胎,皆从南斗过北斗,所有祈求,皆向北斗矣。”
译文:南斗星管生,北斗星管死。人只要成了胎,都在南斗星那边定好生日,再在北斗星那边定好死日。有什么请求,都得向北斗星诉说。
2.古文中哪个字代表希望
冀,读作jì。
基本字义
1、形声。从北,异( yì)声。本义:冀州。古九州之一
2、古代国名[Ji state]。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
3、假借为“觊”。希望,期望 [hope]
4、河北省的简称 [Hopei province]
组词:
希冀、冀求、冀望、冀图、赤冀、中冀、河冀、邀冀、冀愿、侥冀、冀志、冀心、无冀、谬冀、晞冀、冀钞、规冀、冀马、期冀、冀群、
扩展资料
字形演变
字源解说
文言版《说文解字》:冀,北方州也。从北,异声。
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冀,北方的一个州名。字形采用“北”作边旁,采用“异”作声旁。
组词解释:
1、希冀
希图;希望得到。
靳以 《泥路》:“骤雨后的爽晴是不可希冀了,说不定要有上三天五天的连雨天呢。”
2、冀求
希望获得。
王西彦 《乡下朋友》:“在这样的时候,除掉畅身舒体的休息,什么也不冀求,什么也不需要。”
3、冀钞
亦称“ 冀南币 ”。1939年10月抗 日 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,流通于 晋 、冀 、鲁 、豫 边区。1948年5月后成为 华北 解放区本位币,同年底停止发行。
4、赤冀
古代传说中臼的发明者。
5、中冀
古指 冀州 涿鹿 地区。相传 黄帝 杀 蚩尤 于此。
6、河冀
古指 黄河 流域 冀州 一带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育道文化网 » 希望用文言文咋说(“希望”用古文怎么说?)